查看原文
其他

经报·94期 | 同时搞改革,为何印经济远不如中国?有个被忽视的原因…

南亚研究通讯 南亚研究通讯 2023-11-15


    印  度  经  济  简  报 

2023年第 13 期 · 总第94期

欧亚系统科学研究会 · 南亚问题研究小组

研究撰写团队

施兰茶、王凯文彭珅、范衍、徐梅影

责任编辑

顾青子


本期提要

中印对比 | 人力资本和妇女权益是中国经济表现优于印度的重要原因,数字技术或难弥补印人力、基础设施不足货币贬值 | 印度累积的生产成本劣势要求卢比大幅贬值至1美元兑100卢比,以刺激出口,改善低技能工人就业

粮食市场 | 印度季风气候反常扰乱农业生产,大米、西红柿等农产品价格飙升,莫迪政府发布限制大米出口禁令

物流投资 | 基础设施和物流投资助力印度向制造业中心转型,政府计划将制造业占GDP比例从17.7%提至25%


中印经贸
【中印对比】人力资本、妇女权益是中国经济表现优于印度的重要原因,数字技术或难弥补印人力、基础设施不足
20世纪80年代初,中印分别开始推动经济自由化政策,而如今中国已实现快速增长,但印度却一直表现不佳。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认为,人力资本长期存在差异是中印分化的主要原因。1981年一份世界银行报告就指出,中国在发展人力资本和妇女赋权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当时中国人均预期寿命(64岁)已高于印度(51岁),且中国已基本实现医保全民覆盖和较高初等教育率。该报告强调,中国妇女受教育机会增加、女性劳动力参与率提高促使出生率降低、育儿方式改善。该报告预测,中国将在“大约一代人的时间内”实现生活水平的“巨大提高”。当前,中国劳动生产率远超印度水平。印度45%劳动力仍集中于生产力极低的农业部门,而中国已从劳动密集型制造中心转型为全球汽车市场(尤其是电动汽车市场)的主导力量。诚然,市场自由化极大促进了中印两国增长,但中国“领先一步”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人力资本充足和女性权益提高,而印度在这两个方面远远落后。世界银行一份报告表明,2020年印度人力资本指数为0.49,甚至低于尼泊尔和肯尼亚等较贫穷国家,而中国为0.65,与富裕程度更高的智利和斯洛伐克相当。中国女性劳动力参与率从1990年的80%左右下降至当前62%左右,但印同期则从32%下降至25%左右。如今,莫迪政府和分析人士认为印度可凭借数字技术弥补人力和基础设施的先天不足并实现经济跃升式发展,但这一观点过于乐观,且缺乏事实数据支撑。
——摘编自8月1日《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网站》

【外资赴印】经济和地缘政治风险导致国际资本自华撤离,印凭借中产阶级需求扩大、供应链多样化成为替代目的地
随着投资者寻求经济和地缘政治风险较小的替代市场,全球资本正从中国转向印度、越南等其他亚洲新兴市场。据高盛数据,2022年流入中国以外亚洲新兴股票市场的外国资本达390亿美元,自2017年起首次超过通过沪港通计划流入中国内地股票市场的外国资本(320亿美元)。中国经济放缓和地缘政治风险是外资流量变化的主要因素,而印度被视为最具潜力的替代目的地。2023年4月以来,印基准股指Sensex指数不断飙升,目前达到创纪录水平。2023年迄今,共有128亿美元外国资本流入印度股市,超过有半导体产业加持的中国台湾地区和韩国。印度吸引力部分来自人们预期印中产阶级不断壮大将推动内需增长。投资者还预计,大型跨国企业会将制造业从中国转移到印度。例如,美国芯片制造商超微半导体公司(Advanced Micro Devices)近日表示,计划五年内在印投资4亿美元,其中包括在印建设其最大的新设计中心。
——摘编自8月1日《日经亚洲》

【苹果转产】苹果加速推动供应链向印度转移:2023年计划在印生产1500万台iPhone并有望在印建立新实验室
苹果2023年拟在印生产1500万台iPhone 15,并将出货时间缩短到“仅晚于中国10天以内”。自2007年苹果公司第一款iPhone亮相以来,95%的iPhone均在华生产。当前,苹果希望印度承担至少20%的iPhone 15生产任务,以推动iPhone摆脱“中国组装”的标签。除组装外,苹果也计划在印生产包括金属外壳在内的零部件。此外,苹果还希望将部分iPhone产品开发能力从中国迁至印度,这意味着其或在印建立新实验室。中美关系紧张、美印建立更紧密的外交关系、印度手机用户市场快速增长是推动苹果做出这一决策的主导因素。
——摘编自8月3日《雅虎金融网》

战略宏观


【货币贬值】印度生产成本问题影响制造业竞争力,这要求卢比大幅贬值至1美元兑100卢比才有困难刺激出口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印企业领袖和新富阶层一直希望保持卢比币值强势。然而,印长期没有形成以出口为基础的经济增长,造成低技能工人就业困难。印度在出口制成品方面遭三重障碍: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低、女性就业率低、货币被高估。教育和女性参与劳动是提高生产率的关键,但需要多年才能实现。如今,只有货币大幅贬值——从目前的1美元兑82卢比贬值到大约1美元兑100卢比——才能有效刺激印度出口。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数据,1994年以来,印度出口商品国内生产成本相对于竞争对手已上升约60%,这推动其实际汇率贬值12%。这表明印度长期生产成本劣恐导致卢比贬值到1美元兑90卢比左右。然而,莫迪政府继续避免卢比贬值,转而依赖不可靠的政策工具,如对印企减税和提供补贴、为保护效率低下的生产商而设置关税壁垒、减弱劳工保护。这只会让富人更富,不利于低技能工人。因此,印度理应推动卢比贬值以提振出口。
——摘编自8月9日《金融时报》

【经济展望】IMF上调印度2023年经济增速至6.1%,中国复苏放缓背景下印仍将成为全球增速最快的大型经济体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7月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数据,印度仍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大型经济体,2023年经济增长率为6.1%,比4月预测值提高0.2个百分点。报告指出,强劲的国内投资是印经济增长高于预期的关键。预计中国2023年增长率将达5.2%,成为增速第二快的主要经济体,但新冠肺炎疫情后复苏势头正在减弱。IMF首席经济学家表示,在持续担忧房地产行业背景下,中国经济复表现出增长失速的迹象,恐冲击全球经济。IMF预测,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达到3%,比4月份提高0.2个百分点,但仍低于2022年的3.5%。远期看,IMF继续敲响气候变化和地缘政治分裂警钟,而中美紧张局势也加剧全球经济集团化分裂对立的风险。预计上述两种威胁都会对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造成极大伤害,因为其更依赖经济全球化和外企直接投资,也更易受全球气变的影响。因此,维持多边合作仍是确保全球安全繁荣经济的最佳途径。
——摘编自7月25日《日经亚洲》

【服务增长】国际需求改善和新订单增长推动印服务业活动提升至13年来最高水平,部分抵消高利率的负面影响
因国际需求改善、新业务订单增长,印7月服务业活动创13年来最快增速。据标普全球数据,印服务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从6月的58.5升至7月的62.3,持续高速扩张,实现2010年6月以来的最强劲增长。印服务业对国内生产总值贡献率超过50%,正在缓解利率上升造成的影响。此外,信息技术和商业咨询业务大幅增长也促进印经济活动。然而,调查显示,印服务供应商面临投入成本进一步上升的挑战。很多服务业企业7月选择提高销售价格,以保护利润不受成本上升影响。
——摘编自8月3日《彭博》

政策治理


【进口限制】莫迪政府出台电脑进口限制新令以压缩对中国电子产品的依赖,但其本国供应的缺乏或使其别无选择
近日,莫迪政府颁布新令,限制包括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在内的个人电脑进口,而企业需提前申请豁免许可证。相关措施拟从11月1日起正式生效。在这一限制出台前,莫迪政府已实施多年旨在阻止外国电子产品进口的政策,包括推行高额关税。此前,莫迪政府公布一项1700亿卢比(约合21亿美元)的财政激励计划,以吸引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和其他硬件制造商赴印扩大产能。莫迪政府力求通过限制进口降低对华依赖,压减每年高达数百万美元的外汇支出。此外,莫迪政府还计划通过扩大国内生产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同时鼓励本国企业增加电子产品方向的研发投入,提升国内制造业自给自足程度。然而,当前印本土电子产品制造仅停留于零部件组装,90%以上的消费电子产品上游零部件依赖进口,其中大部分来自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印缺乏尖端的半导体制造工厂,只能继续进口高端芯片。如今,大多数手机和电脑芯片规格都在14纳米至5纳米之间,而此类芯片制造商并未在印设厂。
——摘编自8月6日《铸币报》

【行业规范】印推动实施“药品良好生产规范”,以确保印度制药符合全球通用标准,从而提升印度药品出口品质
莫迪政府拟全面实施“药品良好生产规范”(GMP)。印卫生和家庭福利部部长曼苏克·曼达维亚(Mansukh Mandaviya)表示,营业额超过25亿卢比的企业必须在六个月内实施GMP,而营业额低于25亿卢比的中小企业也必须在一年内实施GMP。该规范2018年修订,是印度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制定的药品生产规范。当前,印度10500个药物制造单位中仅有2000个符合世卫组织GMP标准。多数机构在此前检查中被发现存在各类生产缺陷,包括原材料使用前未进行检测、未对产品进行质量不合格调查、生产和检测区域存在设计缺陷等。卫生部官员称,全面实施GMP后,本土工艺至少将提升11项具体流程水平,包括引入药品质量体系、质量风险管理、产品质量审查和设备验证等。印卫生部门希望通过实施这一标准确保所有药品制造单位都达到全球通用标准,减少不同监管机构重复检查,确保印本土也能生产“出口品质”的药物,进一步推动印成为全球优质制药中心。
——摘编自8月3日《印度人快报》

【粮食市场】印季风气候反常扰乱农业生产,导致大米、西红柿等农产品价格飙升,莫迪政府被迫限制大米出口
2023年季风气候反常扰乱印度国内农业生产,导致近几周大米、西红柿等农产品价格飙升。暴雨骤降损害印度作物,导致自7月以来本土番茄价格上涨约400%,大米价格自2022年以来上涨11.5%。公众对高昂的食品价格抱怨四起,莫迪政府对此高度关切,推出政策禁止几种大米品种出口。目前,印是全球最大的大米出口国,许多国家依赖自印进口大米。IMF紧急呼吁莫迪政府恢复大米正常出口。莫迪政府辩称,大米出口禁令仅适用于非巴斯马蒂白米,约占该国出口品种的40%,并且该禁令以保护国内消费者为目的,没有完全阻碍谷物流入全球市场。对此,印主要反对党国大党主席马利卡晶·哈尔热将蔬菜价格上涨归咎于印人党的“掠夺”和“贪婪”。
——摘编自7月30日《金融时报》

 

重点行业


【电商市场】沃尔玛加速在印布局,多渠道收购印电商龙头企业Flipkart股份,计划五年内实现海外销售额翻一番
2018年,沃尔玛以约160亿美元的价格获印电子商务公司Flipkart 77%的股份。近日,沃尔玛加速在印布局步伐,继续收购Flipkart股份:斥资14亿美元购买对冲基金老虎环球持有的Flipkart股份;自私募股权公司Accel收购1%的Flipkart股权。这些举措进一步巩固了沃尔玛作为印度最大在线零售商的地位。据悉,沃尔玛计划五年内将其海外市场销售额翻倍,达到2000亿美元。
——摘编自8月8日《路透社》

【基础建设】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正将目光从中国转向印度和东南亚的基础设施领域,以应对全球投资的不确定性
随着中美紧张局势加剧、全球经济放缓,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GIC正将业务聚焦于基础设施投资,并将资金从中国转移至印度和东南亚国家,旨在寻求更稳定的回报,以应对全球股市不确定性。GIC认为基础设施领域存在巨大且持续增长的机会,近年来已加大基础设施领域投资至100-200亿美元,重点关注脱碳、电力、电信和数字化等领域。近日,GIC与印度电表制造商Genus合作投资一个智能电表项目,初步投资20亿美元扩大智能电表在印应用。GIC拟持有74%的股份,Genus持有其余股份。同时,莫迪政府计划投资300亿美元,到2025年在印安装2.5亿台智能电表,以提高能源效率。然而,赴印基础设施投资也面临风险,项目有可能被取消或推迟。GIC正在调整其资产组合,在股票、债券、现金之间实现平衡以分散风险。尽管不少跨国企业计划将产能从中国转移至印度和东南亚国家,但这些地区相关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中国在电池和绿色技术等领域技术领先,特别是在电动汽车领域表现出强劲态势,即使开拓印度市场,GIC也仍看好中国的中长期投资机会。
——摘编自8月2日《日经亚洲》

【物流投资】基建物流投资助力印成为制造业中心,推动实现印政府将制造业GDP占比从17.7%提至25%的目标
莫迪政府正大力投资物流和基础设施,积极将其经济结构从以服务业为主转向以制造业为主,目标在全球制造业出口中占有更大份额。莫迪政府希望将制造业的GDP占比从目前的17.7%提高至25%。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建立强大有效的物流体系,以此支撑经济结构转型例如,投资多式联运和港口航运能力将显著增强印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智能手机制造业是莫迪政府积极干预促进产业成长的成功案例。多家智能手机制造商利用有针对性的贸易政策进入印度市场,表明适当的政策和投资可以刺激产业发展,为其他产业领域提供借鉴。然而,对比全球制造业其他热门地区,印度在物流和基础设施方面的水平仍有待提升。莫迪政府已采取行动,全面改善公路和铁路网络,提升港口吞吐量(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33%),提高印度在全球物流绩效指数中的排名。莫迪政府投资多式联运连接、港口和铁路等基础设施将有助于实现将物流成本的GDP占比降至 10%以下的目标。为降低对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等转运枢纽的依赖,印度还需加强港口基建,吸引制造商投资并提高出口效率。总而言之,印度正在积极争取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并通过投资物流和基建推动这一转型。政府政策干预、行业合作将有助于印推动制造业产品出口,实现其国内增长目标和地缘政治愿景。
——摘编自8月3日《标普全球》

本期编辑:沈欣 穆祎璠

*前往公众号后台发送“编译”,即可查看往期编译合集




 往期推荐↓ 

▲政报·100期 | 印反华立场如何造成造成上合组织内部信任赤字?

▲经报·92期 | 从权威数据看,印度当前相当于中国哪一年?

▲军报·14期 | 印密集推出多款新式武器,掀起国防工业小高潮?


▲重磅 | 为什么美印无论关系多火热也成不了“真朋友”?

重磅 | 毛克疾:印营商环境越好,中企风险反而越高??

  更多内容请见↓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